在大多数保龄球比赛中,“球速”往往是影响成绩表现的关健因素。经过许多年来的发展,球速在保龄球比赛中,不再只是单纯的“质”与“量”的问题,过与不及都会对球员的成绩有着微妙的影响。运用球速是一种“技巧”,而不是单纯的“肌肉使用”。近来,由于球道条件与设备不断改进,球速不但只是单纯的配合球道状况加以调整,适当的控制球速,更已成为主导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----球速的物理学包括球的速度、体积、硬度等几个层面,速度越快、越重、硬度越大的球,对球瓶的破坏力越大,行进途径产生偏斜的可能性也越小。不过球速快也有其坏处,在撞击后产生偏斜的可能性也比速度慢的球大,使球瓶倒下的状况不易掌握。
----如果我们单就球速来考虑,任何一个人都可能简单的说,球速越快,撞倒球瓶的作用力越强,连带使球瓶相互波及的可能性增加。不过保龄球并不是这种“比力气”的运动,角度与速度是球瓶倒下状况的决定性因素,也是球员能够控制的因素;角度调整的大小较容易掌握,但速度的调整则必须十分小心,因为球一出手后,速度与球道摩擦力能否配合……等看不见的因素,会对球的表现有重大影响。
----球速对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最大:1 、球的行进途径;2 、球的旋转与撞击点;3 、球进入球瓶区的角度;影响次之的撞击后的效果,保龄球不是只讲求力量与准确性就够了,球速必须与角度与球的旋转充分配合。
----球速慢使球的前进力减少,与球道的摩擦力增大而提早转弯;所以如果您的钩球转弯角度过小而无法获得理想切入角度,放慢球速是一个解决方法;反之,如果转弯角度过大,撞击点较您预计的提前,可以借由加快球速以延长球的滑行阶段,延后球进行侧滚时间,进而缩小转弯角度。总之,在今日的保龄球世界中,球速必须配合球道特性的不同而不断调整,一成不变已无法生存。
----理想的球速标准,从球出手到抵达球瓶区的时间必须少于2.15 秒,这个标准对大多数选手而言是困难了些,往往增加球速就失去了准确性,此外,过度强调球速,也可能忽略了掷球的技巧而牺牲掉有效的侧滚及转弯角度。
----有些选手的保龄球技巧(提高手臂摆动、延长步伐)可以时速十九英里(或更高)的速度出手,并且能够维护高度的准确性,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还能维持有力的滚动,以使钩球进行转弯。对他们而言,提高速度是业余者的把戏,WALTER RAY WILLTAMS 是其中的最佳代表人物,即使在钩球难以施展的粗糙球道上,他仍然能借由他天赋的优越速度,使球能在适当的角度切入球瓶。 |